主页 > 19461188伟德网

旅游中心(2024年应把握关键契机释放旅游业潜力)

沈芳蕤 2024-04-09 16:27:03

摘要:本报记者吴静卢志坤北京报道2023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探的背景下,全球旅游业恢复相对稳健,迎来市场重塑的关键契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明显,经济基本面回暖

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2023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探的背景下,全球旅游业恢复相对稳健,迎来市场重塑的关键契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明显,经济基本面回暖重塑企业信心,旅游业复苏潜力显著释放。

2024年1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据统计,2023年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将达到54.07亿人次和5.2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和91%,2023年全年旅游消费将比2022年增长超过3.16万亿元。

绿皮书指出,超大规模的旅游消费市场正在经历集中性恢复增长,对国民经济呈现重要的支撑作用,旅游需求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结构性市场动能将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度假、乡村休闲、旅行化成新趋势

“旅游业的新动能是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人口迭代,替代了城市化、房地产业等旧动能。在新动能推动下,出现了三个新动向,值得认真对待。”绿皮书作者付磊在发布会现场这样说道。

首先是城市度假,即以城市为度假目的地。2023年城市度假的兴起,得益于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得益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公益性、开放性的公共空间。

据了解,国内的很多城市事实上都是度假城市,滨海的比如大连、秦皇岛、青岛、厦门、三亚,高原的比如贵阳、昆明、大理、丽江。在秋季和春季,北京、西安、成都、杭州、苏州等也是优良的度假城市。

付磊指出,近年来,城市越来越完善,大中小城市在基础设施条件上已经没有实质性差距。一些区位好、生态好、成本低、有特色的中小城市也成为度假的热点,比如遵义之于重庆、张家口之于北京、咸宁之于武汉。“可以预见,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城市度假将成为主流。传统的旅游度假区面临客源分流的巨大挑战。”

其次是乡村休闲。绿皮书指出,这在超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周边最为突出,例如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等,乡村承接了市民休闲生活的溢出,不仅仅是在周末,也成为8小时之外的夜生活空间。

付磊表示,在城乡一体化、休闲近郊化的驱动下,乡村旅游的主体要素从农家乐转向特色民宿,继而转向精品酒店、时尚餐饮、当代艺术、亲子、研学等与城市生活相匹配的休闲项目,推动了乡村非农化,促进了乡村振兴。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流行的特种兵式旅游、城市漫游(City walk)等新型方式使得旅游向旅行演化,如五天游完五岳,一天打卡全城;淄博烧烤就是“行+食”;“村超”、“村BA”以及演唱会经济就是“行+娱”等。

付磊认为,在城市度假、乡村休闲以及旅行化的趋向下,单体旅游要素面临更大的机遇,比如酒店、餐饮、康养、娱乐等,可以脱离开旅游产品或线路而独立生存和发展,“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与之相对应,依托旅游产品或线路,或者功能被替代的要素则面临巨大挑战,比如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旅游小镇。

旅游消费正在集中性恢复

“超大规模的旅游消费市场正在经历集中性恢复增长,对国民经济呈现重要的支撑作用。”绿皮书撰稿人郭娜在谈及我国旅游市场发展前景时这样总结道。

据了解,自2023年春节以来,旅游需求快速复苏,形成强劲增长。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看,2023年以来,超97%的受访者有旅游行为,较2020年增长15.5个百分点,家庭人均旅游花费为4984元,按可比口径,较2020年增加1189元。

微观的旅游消费的增长投射到大规模的市场尺度上,将呈现巨大而显著的消费拉动效应。2023年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将达到54.07亿人次和5.2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和91%,2023年全年旅游消费将比2022年增长超过3.16万亿元。

这一增长量相当于2019年的全国电影总票房的50倍,也相当于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18%,而这一巨幅增量主要集中于2023年的节假日和寒暑假。

郭娜指出,国内旅游的快速恢复和集中增长,对国民经济的企稳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这一增长量相当于国内旅游对居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旅游消费正在成为驱动国民经济复苏、推动社会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

在此背景下,绿皮书呼吁,接下来应以制度建设保障旅游企业效益。在财政资金统筹上,可以重点针对旅游业中小企业发挥扶持作用,同时切实体现财税政策安排对旅游消费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同时,还可通过金融政策提振旅游市场主体信心,进一步降低资金的融通和使用成本,优化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帮扶旅游领域的民营经济力量持续发展壮大。

绿皮书还指出,随着中国对法、德等6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4年入境游市场迎来利好,应把握需求复苏与政策红利叠加的双重机遇,加速实现旅游业对外开放回暖。

比如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和上海自贸区建设10周年为新起点,根据全球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与我国的客流往来情况,动态调整出入境旅游团队管理政策,创造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对外开放回暖的制度环境。

(编辑:卢志坤 校对:张国刚)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Baidu
map